產科醫鴻鳥第二季-5 非常悲傷的子宮內胎兒死亡(IUFD)
從這一集當中可以看出中日醫療非常大的不同。相同點是,的確在無明顯危險因子的孕婦(抽煙或暴露在二手菸環境,使用藥物,妊娠糖尿病或其他胎盤功能不良),原因仍屬不明,雖然有些與臍帶有相關,或與感染有些許關聯,但因果關係很多都還是不清楚。對於產科醫師來說,要傳遞好消息比壞消息容易得多,更何況生產不是疾病,原是件全家同歡的美事,遇到不幸,其實第一時間的否認之外,很容易歸因(歸責)在一件也許不相關的事件上或是直接歸咎醫師。
劇中發現胎兒無心跳後,首先轉至單人待產室,由醫師進行病情解釋跟後續處理(引產)的安排。助產士在生產過程中一切照常,甚至在娩出胎兒後,一樣有著親子同室,或教導洗澡的過程,平靜地讓父母有個告別的儀式;雖然劇中陳述,這個孩子不會在家族(應指墓碑)中留下任何記錄,但這一晚是屬於父母跟胎兒的,甚至寫實地連媽媽漲奶的疼痛都表現出來。
相異之處是現今台灣醫療環境中很難有這樣的空間時間人員安排,讓孕婦跟家屬的悲傷有一個漸進性的宣洩。通常是引產之後,怕觸景傷情(產科病房的新生兒太多)因此改到婦科病房或儘速出院,對於胎兒的接觸與處理,沒有太多空間,多是應家屬要求交由專門葬儀社或就是照一般醫院醫療規定處理。
其實很多事就是這樣,不一定有對錯,但發生了我們只能選擇面對.....給自己時間跟空間,悲傷是正常的情緒,不必過度抑止,也不用鑽牛角尖回溯每一個步驟,需要時間跟家人的愛來彌補心中的傷口。臨床醫師能做的,就是照顧好病人的身體狀況,再三確認不是誰的錯.....
#不管多傷心日子還是得過下去
#不管多難過醫師的專業就在於眼淚放心中手上該做的不會停
#悲傷真的很能同理但這時候就是給空間給時間